【企业新闻】中国信托登记有限公司《信登通讯》刊发聂俊峰董事长文章


发布时间: 2025-06-07 | 作者: 

近日,中国信托登记有限责任公司2025年第5期《信登通讯》刊发了京华世家董事长聂俊峰博士在复旦大学经济学院“2025第一期信托公司中层及业务骨干专题培训班”授课内容整理形成的文章《关于国内家族办公室行业的思考与建议》。

 

1750231749262019041.jpg


中国信托登记有限责任公司是经国务院同意由中国银监会批准设立并实施监督管理的非银行金融机构,是信托业信托产品登记与信息统计、信托产品发行与交易及信托业监管信息服务等三大平台,也是信托业重要基础设施和综合服务机构,并履行监管部门赋予的其他相关职能。

 

以下为聂俊峰博士原文主要内容:

 

一、关于家族办公室商业模式的历史积淀

 

现代意义的家族办公室是19 世纪以来美欧家族商业绵延传承的孪生产物,其标准配置是家族既设立了家族信托(基金会),也设立了与之形成配套服务的家族办公室。只有经历了家族信托+家族办公室叠加服务且实现代际传承的家族财富才可以称之为“老钱”。博尔顿家族、爱马仕家族、洛克菲勒家族、穆里耶兹家族可以分别代表家族资产配置、产业承继、家族影响力、家族成员繁衍等不同传承特征的代表。

 

中国企业家接受家族办公室服务是21世纪财富与商业迭代的必然产物,其直接诱因是海外上市带来的离岸财富管理需求。香港与新加坡自然成为中国家族财富出海的第一站,且 2019 年以来新、港两地“国际家办金融中心”之争已经显性化。2024年阿联酋迪拜同样也提出了一系列支持家族办公室本地落户的政策。尤其引人关注的新加坡与香港的家办之争的“瑜亮情结”——双方在家族及家办的“招商引资”竞争已成鼎足之势。总结来看,香港、新加坡、迪拜三城的家办招商呈现出四方面共同特征:一是顶层规划-立法与行政配套推动-领导人持续的重视;二是聚焦单一家办(Single Family Office),关注资金沉淀与雇员就业,挂钩永久居留权等公(居)民权益;三是长期税收优惠与审批简化;四是政府引导基金(补贴)介入,群聚行业生态、产学研孵化。


1750231802650099173.jpg

 

二、国内家族办公室行业的发展过程与现状

 

国内家族办公室行业的诞生与发展源自于市场与客户的需求,也同原有金融机构供给侧服务缺位密切相关。作为一项服务或行业,家族办公室的发展发轫于两个领域:一是原有财富管理机构如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及三方财富基于存量客群的服务细分;二是2015年后独立家族办公室作为一个行业开始浮现。因此,我们大致可以把国内的家族办公室划分为:机构型家办与独立家办。机构型家办(大型三方财富管理公司其实也具有证监会批准的基金销售牌照)主要是大型金融机构高净值客服服务的客户再分层和品牌区隔,故而在客群来源具有天然的存量规模导向基因,一方面难以摆脱卖方销售的考核体制,另一方面大型金融机构难免将家办或曰“企业家办公室”服务形象工程化,无法长期集成整合内外部资源服务家族客户。独立型家办则绝大多数为非持牌机构,按行业惯例划分为服务单一家族的“单一家族办公室”和同时服务多个家族的“多家族办公室”。

 

出于对财富人群关联投资、税收、就业等资源的期望,2014年以来,国内多地地方政府出台了针对“家族办公室”的工商注册及配套招商扶持政策。2014年2月10日,中国人民银行等十一个部门联合向山东省人民政府下发《关于印发青岛市财富管理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的通知》(银发[2014]38 号)。后青岛市有关监管部门因各方面原因自2023年以来多次批量注销“家族办公室”及其分公司。同样批量成立家族办公室但又批量注销的故事还出现在海南、广州。根据京华世家团队综合天眼查和查查平台的工商登记信息数据,截止2025年5月 20 日,内地和香港两地以“家族办公室”为公司登记名称或营业范围、商标品牌包括家族办公室的市场主体共有 4200家,但已经注销未存续经营的占比38%。存续“家族办公室”中有人员社保参保记录的不足10%,于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进行私募基金管理人备案的仅占1%。需要指出的是工商信息中的统计数据遗漏了现实中大量的企业名称及各项信息均不体现但实质业务是服务单一家族的单一家族办公室。


1750231847564053808.jpg


三、国内独立家族办公室行业现存的主要问题

 

“万物生长,各自高贵。”国内家族办公室行业的发展源自于市场与客户的需求,也同现有金融机构供给侧服务不足密切相关。客观而言,国内商业银行受限于体制与机制,很难集中资源长期服务单一个人和家庭客户,而这导致了银行私人银行客户需求外溢,成就了过去 10年中国证券、保险、信托公司财富管理业务、独立第三方财富公司等高净值客群财富管理业务的快速发展。但无论是证券、保险、信托公司的财富管理业务或三方财富管理行业,在蓬勃发展的同时又伴生一些自身难以克服的先天不足。上述市场环境其实正是独立“家族办公室”在中国现今市场环境下独特的空间和优势。然而在欧美金融行业中,被誉为“皇冠上的明珠”的“家族办公室”,在中国由于行业自身标准缺失、从业人员诚信匮乏、行业自律缺位等问题,导致其风评不佳。

 

单一家族办公室占国内家族办公室行业市场主体的绝大多数,但国内的“野蛮生长”叠加香港、新加坡、迪拜等境外市场的“招商引资”使得这类机构整体呈现“淮橘为枳”的状态。造成单一家族办公室在国内“失真”的主要因素是:一是核心成员主要来自于信任多年的“外行人”——企业家的“财务二部”或二代子女,团队成员与服务对象是直接的臣属雇佣关系,缺乏独立性与专业性。二是单一家族管理资产规模与专业人员团队的“规模不经济”。绝大多数单一家族办公室管理资产10亿人民币以下,无法支撑从信托架构到大类资产配置筛选、主动投资管理在内的家族办公室基本业务。三是管理目标的简单粗放,多数单一家办团队主要是投资操盘和项目筛选,缺乏财富传承风险隔离架构和大类资产配置的广阔视野。


1750231946127080697.jpg


多家族办公室这一群落的行业现存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首先是所谓的“家族办公室”可能借由“家族信托”的名义,在三方财富行业式微后涉嫌违规理财、非法集资。其次,过度包装“家族办公室”的含金量,欺世盗名博取行业关注和媒体声量。一方面是个人履历学历掺水造假。例如有历史较久的家办机构主要人物编造或夸大履历、勾结虚假的“罗斯柴尔德”等“假相”在国内虚假宣传。小散弱的独立家族办公室却热衷于编造“高大全”的宣传叙事:崇洋媚外公关过气外媒纸刊“世界权威杂志大奖”转口内销。有个别私行从业人员夸大个人在中资私人银行的职位及分管职能范围。对于新兴行业,职业诚信、货真价实才会诚不欺人,应正视自身履历,对宣介内容应做到实事求是。第三点则更为普遍,很多以家族办公室为名义的机构实质上异化为香港保单、境外留学移民、永居身份规划和房产等各色“产品”的销售机构。


1750231974136064405.jpg

 

四、中国式家族办公室应当去伪存真、正本清源

 

我国家族办公室行业的发展还在起步阶段,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有待持续完善提升。我们认为,家族办公室行业的发展应该符合中国社会新质生产力与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战略方向。在企业家家族层面,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标志是全要素生产率的持续提升。而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除了硬核科技的颠覆式创新,更为重要的因素是企业家精神和管理智慧的弘扬。目前中国企业家精神的传承正面临50后、60后向80、90 后传承的历史与时代课题。社会公众需要理性看待企业家精神在全要素生产率创造与提升过程当中的历史贡献。企业家精神的传承本身就包含着企业公司治理的可持续性发展,也蕴含着企业新质生产力的未来格局。当下变局的年代,中国企业家和高净值人群尤其需要与危机共存、与时代共演、与家国同构,在敬畏之心的驱动下认知并把握国家的方向感、企业的使命感、家族的责任感。京华世家在家族办公室领域一直相信“只有中国传承才能传承中国”:脚踏实地的架构设计、行稳致远的资产配置才是中国式家族办公室的务实选择。我们认为中国式家族办公室的真与假应该从以下六个方面进行构建与判断:


1750232041630013561.jpg


一是坚持家办核心价值:与家族利益保持一致、专注个性化。

 

二是明晰家办的商业定位:家族办公室需要小而美的精致专业主义。多家族办公室在市场检验中可以在管理规模上进阶“中而专”但决不可能追求大而全。

 

三是坚持家办三重角色:财富管家、人+财领域的智囊团陪行者(家族事务)。

 

四是坚守家办角色的核心服务载体:家族信托(境内为主,传承中国)。

 

五是坚持“真”家办四个标准方法论:顶层架构、底线思维、买手立场、长期主义。

 

六是践行人才标准:有一技专长、忠诚守信(无职业信用瑕疵)、机构的高度取决于团队水准和格局。

 

作为一项新兴事业和弱小行业,家办的高质量发展需要正本清源、正名求真。家族办公室业务并不需要专门的行业监管政策与监管部门但是外部监督规制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一是进一步完善民营企业家企隔离的法治体系。2023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提出“依法推动实现企业法人财产与出资人个人或家族财产分离,明晰企业产权结构。”家族一词首次出现于中央文件,民营企业家家族与法人财产隔离的配套法治体系需要逐步完善。二是落实金融功能监管的栅栏原则,鼓励家族办公室在投研与主动资产管理的“专精特新”,摒弃吹嘘式“牌照齐全、功能齐活”的假大空。三是新闻媒体加大家族办公室行业正面典型的宣传与认知引导,避免监管和舆论“一个同学犯错、全班同学罚站”导致行业污名化。


1750232093556066743.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