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发布《商业银行代理销售业务管理办法》,要求商业银行在对资管产品准入审查时进行资产穿透,并首次对其所投私募基金设定准入门槛。
在此之前,市场曾流传银行代销政策拟收紧——不得代理销售私募投资基金或通过“借道”其他持牌金融产品的方式变相代理销售私募投资基金。针对此问题,京华世家董事长聂俊峰博士还曾接受财新网、第一财经、中国经营报、新浪财经等采访,建言银行私募代销规范,认为对商业银行(主要涉及私人银行业务)与私募基金的产品代销业务不宜“脱钩断链”。
从最新发布的《办法》来看,明确允许商业银行代销产品投向私募基金,或者聘请私募基金管理人作投资顾问,并对相关私募基金管理人提出了底线要求,是维持了“阳光私募”的银行代销通路,并有所规范。这一新规,体现了监管部门对商业银行和市场主流意见的重视,通过“开正门、堵偏门”,逐步拉平商业银行私人银行与证券、期货和独立第三方代销机构的竞争起点。
京华世家董事长聂俊峰博士认为,“商业银行私人银行服务是高净值人群进行财富管理与传承的主渠道,而长期股权投资以及绝对收益、量化与对冲等策略的私募基金,是这类人群进行资产配置的客观需要。”上述政策可以视作渐进式“去通道”的政策导向,有助于商业银行财富管理与私人银行业务逐步建立私募合作名单,降低业务成本、提高服务效率。同时,从宏观角度而言,有助于通过银行私人银行渠道为资本市场输入长期资金、耐心资本等源头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