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新闻】放下焦恐 立地核心——“京华夜话”讲述下半年大类资产配置策略


发布时间: 2020-07-29 | 作者: 

1598832376860007265.jpg

2020年已然过半,有人戏称在过去的几个月里将近百年来历史进程中的大事都体验了一遍。而面对这不寻常的年份,如何科学布局、有的放矢做好个人和家族资产配置?有鉴于此,“京华夜话”特别邀请北京财富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聂俊峰先生,与京华世家副总裁李南女士同台直播,为下半年大类资产配置提供专业建议。


1598832396476095749.jpg

聂俊峰先生(右)与李南女士


在直播中聂总谈到,疫情之下生活不易,普通老百姓、富豪家族与企业巨头都面临着时代的灰尘和大山。单看海外就有太阳马戏团、赫兹租车、马库斯百货、布克兄弟、澳洲维珍航空等知名企业纷纷倒下。我们无法决定疫情,但可以决定对待财富和管理财富的方式,做出符合历史进程和赛道方向的选择。


2020上半年世界经济和金融市场呈现着Great Lockdown(大停摆)与Great divide(大分裂)的违和画面。大类资产涨跌和相关性发生了免疫性的紊乱,“大分裂”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股票市场与实体经济的分裂:经济不好,就业形势很差;美股暴跌暴涨、A股热点板块行业疫情期间创新高。二是资产价格与实际供需的分裂:各类资产高度割裂与分化;房租下跌/房价上涨;A股医药股/科技股估值失去安全边界。三是经济板块内部的分裂:科技相关领域蓬勃发展,继金融业之后电商也站到了实体经济的“对立面”。疫情催化的行业分裂日益明显——制造业萎缩(例子:美国的波音、GE等走向萧条;中国制造业亦然)、航空+餐饮等服务业的灭顶之灾。疫情也加深技术进步的反噬:“末日废土”的科幻担忧在一些行业出现,职业内部彻底分裂(例子:在线教育对老师职业生涯的影响)。与此同时财富与阶层贫富差距的鸿沟扩大:豪宅热销、奢侈品涨价、豪华车销量强势反弹、蚂蚁金服、京东数科相继启动IPO“财富自由”与群体造富被认为利好杭州等地楼市,另一方面媒体热议中国6亿人月入千元、疫情之下外卖骑手新增、47岁“饿了么”骑手感染新冠肺炎——财富与族群的分裂在酝酿结构性矛盾和冲突。


展望2020下半年及未来:金融市场面临着资产泡沫大迁徙VS投资价值再发现的方向或倾向选择。其中取决于四方面的因素:


1598832446102051024.jpg


一是全球疫情不确定:“大停摆”(Great Lockdown)会不会导致“大违约”(Great Default)。2020年冬天会不会二次爆发/感染破百万国家经济社会管制措施及外溢影响。失业和停工会不会导致大型金融机构和主权国家(财政赤字、旅游业、石油依赖度高的新兴市场国家)的信用风险。


二是发达国家疫情应对政策和经济分化的外溢影响。美日欧出台“百年一遇”的财政金融刺激措施,规模和力度之巨大史无前例。在初期作用甚大,边际效用逐步在递减。“最后的晚餐”的代价将逐步显现。“内债不是债,外债才是债,对于美国来说,外债也不是债。”为应对实体经济“大停摆”,全球主要经济体货币宽松政策加码,财政赤字货币化渐成“风景”。中国学者近期亦争论MMT理论。货币“兜底”短期看缓解了市场恐慌情绪和流动性紧张状况。中长期看,2008年至今的全球性货币放水易放难收甚至“覆水难收”,经济过于依赖货币刺激。中国经济被动面临杠杆率上升、竞争性贬值、资产泡沫化、国内物价稳定、资本流动冲击等诸多挑战。中国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2020陆家嘴论坛的演讲:“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怎么能够让这么多中央银行开动印钞机,去无限量地印发货币呢?”美日欧经验:零/负利率+量化宽松并不必然导致通货膨胀,但过去不代表未来,货币超发一定会在资产价格泡沫、主权货币信用等方面付出代价。


三是中美关系与地缘政治影响:中美关系中的美国大选、疫情朔源追责、周边地缘政治、贸易争端、香港、台湾等因素,产业(华为、中兴+)和金融(自媒体一度热炒的伪命题——中资和香港银行的美元交易SWIFT和CHIPS系统)的进一步封堵手段。我们应该有的理性认识:坚定开放包容、天下精神。


四是全球产业链的复苏与分工秩序的重构:贸易与产业分工的“脱钩”、“去中国化”,从芯片到口罩——低端必需品制造、高科技产业的意识形态和政治影响。理性认识:市场无形之手仍然是世界市场和全球分工的“上帝”,所谓撤资并非一念之间的趋势——做好自己的事“他强由他强,清风拂山岗;他横由他横,明月照大江。”。


结合2020年“两会”和各大经济研究机构观点,聂俊峰认为中国经济基本面确实“风景这边独好”。面向未来,确实应该增强信心、十四亿双手撸起袖子加油干。同时在大类资产配置和财富管理市场,新冠疫情后中国经济深层次矛盾-高净值人士财富管理相关的三大问题:一是复产复市过程中如何保护市场主体、提升市场主体活力、提振企业家与高净值人群信心。二是资管新规叠加新冠疫情后,货币宽松与金融周期取舍。水大、鱼大+雷多,但民企融资难、资产价格泡沫、社会融资结构3难题何解?三是“国内循环为主、国际国内互促”双循环格局下,中国居民财富/企业产业配置的国际化需要配套的金融和财富管理市场。


基于以上分析,2020年下半年的大类资产配置策略是聚焦于核心资产逢低和确定性布局,年内国内大类资产呈现宽货币、宽信用、强股市、弱刚兑态势。具体领域可分五个方面:


1598832472539038411.jpg


一是货币和汇率上,短期内还会有震荡。虽然全球主要货币信用和汇率面临新理论范式挑战,但是“特里芬难题”(Triffin Dilemma)/克鲁格曼-蒙代尔-弗莱明“不可能三角”(Impossible triangle)理论并未失效:基本面上美元将进入中长期走弱趋势;但年内及短期高度不确定。资产配置国际化不盲从民粹,秉持天下精神、合常理和常识、积极多元化。


二是固定收益理财产品收益率下行。低利率时代——老龄化&实体经济回报率下降&金融市场无风险利率史上最低水平,银行理财、信托、交易所定融等固定收益类产品收益下行。水大鱼大雷多,但勿因爆雷事件而杯弓蛇影,违约率理性估算--固定收益产品亦应甄别底层资产。


三是股票与权益产品上,宏观经济与金融形势及政策导向利好股票市场。行业与个股建议以内需为主兼顾外需潜在的复苏,配置节奏参考不同行业复苏景气差异及市场预期程度。拥抱确定性是市场高度分化情况下别无它法的选择和策略。一级股权投资围绕核心技术/商业模式可持续/注册制3主题。


四是房地产弱均衡,房地产居民财富“蓄水池”效应减弱,家庭资产负债表修正、财富预期丕变导致需求端的萎缩决定行业和市场长期走势。因城分化下,一线城市存量房市场在低流动性环境下寻求平衡,刚需和改善品质决定买方力量。商业地产寒冬方始,深刻影响居民和企业房产投资倾向。


五是大宗商品上供需关系会有改善,需求改善会推动能源价格企稳反弹。工业金属中黑色有色分化。货币超发和通胀预期提振黄金价格,但避险和抗通胀长期效应趋弱,但历史与经验证明黄金与原油并不适合普通投资人。


最后,聂总提出,从行为金融学来讲,科学的资产配置要做到:保持自知,相信专业;全面调查,客观分析;利用理性,遵守规则;适应市场,理解风险。同时更为重要的,是提升和扩展自己的认知能力,找到专业靠谱的财富管理专家,实现个人财富的同步增长。


未来,面对疫情影响的持续和世界经济的不确定性,京华世家还将一如既往的秉持“以客户为中心,为客户创造价值”的理念,为广大客户提供专业优质的财富管理服务,助力客户家业长青。



回放观看: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观看直播回放。

159883262124404831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