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假结束后的整个10月份,股票、商品各类风险资产的收益效果均不理想,A股下行趋势延续,主观和量化策略均未实现明显的α收益;大宗商品市场再现震荡行情,量化CTA业绩修复暂停,主观CTA同样面临交易难度的加大。2023年已进入尾声,年初以来的多数股票量化和主观CTA仍保持正收益,但收益空间有所收窄;股票主观多头和量化CTA业绩呈现分化状态,但赚钱效应者十之一二。在今年投资难度加大的市场中投资者的收益获得感普遍偏弱,以至于“普遍矛盾”说成为社交媒体的流行调侃——人民群众现金拿在手里就贬值和投出去就亏钱之间的矛盾。从股票投资到公募、私募基金各类资管产品持续近3年业绩违和,宏观现象也让我们更加认识到未来投资中两个重要的准则——分散投资不押注和注重波动控制。
市场走到当下的位置,我们认为情绪的释放达到较为充分的程度,已经没有理由过度悲观了。借鉴日本“失去的30年”间资本市场的历史行情,再大的下行周期也蕴含着阶段性上行的小周期;没有高速发展的大趋势也会有多个触底反弹的小台阶——投资需要反人性、拟情绪。从客观数据来看,美联储近日公布11月利率决议,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维持不变,符合市场预期,主流机构普遍认为本轮加息周期已接近尾声,虽然北向资金未来仍存在不确定性,但是中美利差对市场的边际影响或逐步降低。近期在基本面和政策层面,我们也在持续看到多种利好。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召开,首次提出金融强国的建设目标,本次会议规格提高,体现了中央对金融工作建设的重视;时隔8年,中央汇金再度出手增持中、农、工、建四大银行,释放出稳定资本市场的积极信号;超预期增发一万亿国债,中央赤字率突破3%抬升至3.8%,凸显了政府稳增长的决心;中美关系也释放了较为明显的缓和信号,双方高层官员互访,同时中美直航航班增加至每周70班,双方的一系列友好对话对市场交易情绪的改善颇为明显。配置建议上,我们认为首先要坚持不恐慌离场,其次对于有仓位空间的投资者,可以在投资节奏上适当乐观起来,通过合适的产品或工具逐步布局。
对CTA策略的建议保持不变,仍为资产配置分散化不可或缺的一环,需要坚持长期持有的视角,同时在愈加复杂的市场环境中尤其应注重对策略及产品风险控制、回撤管理的关注。
市场简要回顾:
10月的A股市场延续了8月和9月的下跌趋势,虽然市场不断有利好传出,但是在形成下行惯性的市场中诸多利好消息被忽略,北向资金的持续流出也对市场情绪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核心指数年内跌幅加大,创业板指、深证成指均跌超10%,行业上仅电子、汽车、医药和农林牧渔月内正收益。本月主观多头产品中公私募普跌,公募股票型&偏股型基金收益的中位值和平均值分别为-2.83%、-2.63%,年初以来区间统计值为-11.3%,年内实现正收益的公募股票基金数量不足十分之一;量化指增本月超额收益收窄,抗跌价值有所减弱。
10月大宗商品市场再现震荡行情,除贵金属在避险属性之下呈现上涨趋势之外,其他板块未走出明显趋势。十一之后整体市场先是情绪较弱,后又出现行情的回暖,量化CTA在经历业绩修复之后再次呈现业绩的分化和磨损,月内跌多涨少;主观CTA本月同样表现平平,行情再次进入基本面与预期的拉扯之中,对主观基金经理的交易节奏再次带来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