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华视点 |2023年3月市场回顾与展望:把握调整过程中的配置机会


发布时间: 2023-04-06 | 作者: 管理员

        3月海外银行危机和国内经济预期向弱复苏的调整两大因素同时冲击了权益市场和商品市场,受此影响下两大市场核心指数中枢均有所下移,股票策略和CTA策略在月内均出现了显著的业绩分化,管理人灵活性和波动控制价值凸显,年内看股票策略收益正贡献,量化CTA则是主要的收益拖累资产。展望后市,有利因素与风险因素并存将是市场在未来一个阶段的常态,在β暂时难有大行情之下,把握市场调整过程中出现的α机会是后续投资的关键。从风险因素来看,海外银行危机事件只是暂时缓和,未来仍存较大不确定性,国内3月PMI数据虽仍位于荣枯线之上,却也暴露了目前复苏过程中的结构性问题,如出口持续面临挑战、需求端复苏弱于供给端等。但从中短期配置层面来看,调整之后的经济复苏预期已经更为接近市场现实,全面降准、强化民营企业家信心等举措都进一步明确了政策方向,市场的调整也带来了新一轮阶段性行情的配置空间,建议关注产业政策趋势和基本面/估值修复两大主线,把握板块估值与年报披露带来的盈利预期修正两者之间的平衡,寻找低吸入场机会。大宗商品市场同样处于宏观扰动影响之下,对于持续磨损的量化CTA建议可以优化结构,但避免低位斩仓,增配β属性相对较弱的主观CTA以把握宏观影响之下的阶段性商品市场行情。

        股票市场在3月出现了较大分化,A股核心指数层面科创50(+9.20%)月内大幅拉升,创业板综指(+0.83%)微涨,其他A股核心指数均出现不同幅度的下跌,上证指数-0.21%,深证成指-0.49%,受大盘成长影响明显的上证50(-2.75%)和创业板50(-2.92%)跌幅居前,日均成交金额接近9300亿元,较上月略有提升;恒生科技(+9.65%)和恒生指数(+3.10%)在2月大幅下挫之后实现反弹。以年初至今的区间维度看,中小盘明显跑赢大盘,成长、价值基本持平,科创50领涨A股港股,而创业板50则成为唯一负增长的核心指数。行业方面,TMT一枝独秀,相关的传媒、计算机、通信行业涨幅居前,跌幅较大的行业则包括房地产、钢铁、建筑、汽车等。月内股票主观多头产品分化明显,股票型公募基金收益中位数为-1.51%、均值为-1.17%;量化指增超额收益同样水平参差,月内较为极端的行情结构增加了量化策略获取超额收益的难度,β行情较好的300和500指增绝对收益水平好于1000指增。 

        大宗商品市场3月波动率有一定提升,但仍处低位,农产品和贵金属分别走出了向下和向上的趋势,工业品则继续震荡。有色板块受海外银行危机的影响显著,月内前半段快速下跌,后半段随着事件情绪缓和有所修复;国内定价的黑色板块在复苏预期调整之下,整体价格中枢也在震荡中下移。整体来看当下的大宗商品市场基本面矛盾不突出,受宏观因素扰动较大,对于量化管理人来说策略环境仍未得到明显改善,反复磨损之下多数管理人年内仍为负收益,而对主观管理人来说也是多重因素扰动下交易能力和波动控制能力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