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华视点 |2023年9月市场回顾及10月展望:秋影雁初飞


发布时间: 2023-10-10 | 作者: 管理员

       宏观角度来看,9 月美债利率和美元指数刷新前高,虽美联储9月议息会议按兵不动,但在超预期的就业数据支持下,仍释放出较强鹰派信号,全球权益市场继续下挫。中国经济经历中秋国庆超长黄金周后,旅游消费数据结构性分化。从9月份情况来看,国内消费和制造业数据改善,但市场投资情绪延续低迷,市场交投在节前持续下滑。9月,从公开市场净投放来看,8-9 月净投放为年内高位,央行超预期降准并超额续作 MLF,货币政策仍处于中性偏宽松态势,对经济复苏形成正面支撑。
       具体分策略表现来看,9月A股主要指数收跌,北向资金在美元指数走高的压力下流出幅度较大,月净流出-374.60亿。具体来看,科创50,创业板综指,以及主题类的茅指数,宁组合领跌市场,上证50,上证综指相对占优,微盘股指数也继续保持强势。从行业表现来看,煤炭、石油石化、医药表现较好,传媒,房地产领跌。

       展望10月,在地产调控方面,一线城市9月已由广州打响了利好政策的第一枪,率先放松局部区域限购,一线城市限购政策的放松,也意味着投资者一直期待的房地产政策底正式确认。叠加9月公布主要经济数据的超预期回暖,经济底也基本可以得到确认。从基本面来看,宏观经济边际改善的信号增多,对后续市场起到实质性支撑的作用。资金面上,虽然美国加息周期长于市场预期,但9月面临北向资金的大幅度净流出,市场也已逐步企稳,预计后期外围资金对A股扰动逐步减弱。
       我们认为短期A股利空因素释放较为充分,边际转暖迹象显现,节后是布局市场的较好时机,成交量的萎缩也是市场寻底的重要指标,随着中美关系在四季度转暖,资金风险偏好也会逐步提升,A股有望迎来一定幅度的反弹。
       具体配置角度来看,前期已入场投资者可以继续持仓,观望的投资者可以在市场渐进改善过程中逐步建仓。短期机会方面,因国内经济的进一步回暖尚需要更多数据的验证,我们认为十一下跌之后,港股医药股的黄金坑已经形成,港股医药、生物医药呈现底部特征,南向资金也在积极买入,投资者可以通过产品配置的方式,积极布局相关赛道的主观基金。
       量化策略在9月整体超额表现情况较前期有所下滑,一方面因为策略在前几个月的较好表现后,进入了年底的“倦怠期”,另一方面九月初下发的关于程序化交易的新规,虽然对量化策略超额的获取实质上影响较小,但监管的持续性关注和市场放大的争议,也给了策略管理人相应的压力。相关公司也在持续组织对新规的学习和策略的调整,我们预计短期量化策略足以跟上市场,但是超越市场的难度较高。量化策略今年整体表现较往年有所下滑,也向投资者证明,策略并无常胜将军,任何市场都有适合以及不适合运作的策略,作为投资者,对资产的配置应该更加多元化,通过投资策略的分散或者配置多策略型的FOF基金,才能在各类市场环境中实现资产保值增值的目标。
       CTA策略9月整体表现较为平淡,量化类策略延续前期的反弹,但是反弹速度减慢,除原油和煤炭趋势较为流畅外,多数品种高位震荡,对量化策略来说,赚钱效应较差。主观策略持续分化,9月在资产保值,人民币贬值压力下,国内有一波持续的“购金热”,贵金属相关品种内外盘价差扩大明显,部分主观策略管理人进行价差交易建仓,但因价差持续性走扩,净值受到较大影响,仅有部分风控严格,宏观研判能力与市场交易能力较好的管理人表现突出。对大部分投资者来说,CTA策略因投资标的较为陌生,投资难度较高,但作为资产配置的一环又是投资不可或缺的。因短期内国内商品市场投资机会较小,我们建议投资者在当下可以更多关注有内外盘套利能力的主观CTA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