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市场期待已久的政策拐点来临,股票市场和商品市场携手迎来报复性反弹,成交量也急剧回升,A股9月30日创出2.6万亿的成交历史新高。在市场的一片火热中,我们也应该看到,9月下旬的政策密集出台是驱动本轮市场放量大涨的关键,后续政策执行力度及市场对政策的解读等决定了本轮行情的高度。具体来看,中共中央政治局9月26日超预期召开经济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一步经济工作,会议释放出对保经济增长的决心及政府托底的努力。在此之前,央行也于9月24日密集推出一揽子重磅货币政策,包括调降政策利率20BP,降准50BP,创设新的货币政策工具支持资本市场等。此前我们就在月报中提到,年初至今,无论是股票市场还是大宗商品市场,都已经持续了较长时间的行情磨损,投资者也亟需一波“快牛”来坚定留在场上的信心。本轮政策驱动的“快牛”对于投资者而言不亚于久旱逢甘霖,场内投资者快速“回血”,场外投资者入市趋势明显,各大券商十一假期均有加班开户情况,市场和前期形成了冰火两重天的氛围。在这种情况下,投资者更应该保持冷静,一方面需要牢记成功的交易都是反人性的,另一方面波动剧烈的市场更需要操作上的灵活度和对市场情绪的理解,严格控制风险仓位的比例,不管什么市场环境,对家庭配置来说,分散品种和策略永远是正确的决定。
从9月股指走势结构来看,A股市场在9月经历了先寻底,后暴力拉升的过程,成交量在寻底过程中逐步缩小,在拉升过程中快速放大,市场筹码交换比较充分。前半月较为疲软的宏观经济数据影响了A股的走势,但后半月随着各个部门协同政策发力,市场情绪得到大幅度改善,整体的换手率和成交额都恢复到较高均值。本轮行情可以视为在政策推动下的估值修复,虽然反弹力度较大,速度较快,但从主要股指估值水平来看,还有继续修复的空间。从行业表现来看,前期估值受到较大压制的地产,金融等板块带头上涨,后续新质生产力等热点板块快速跟上,整体呈现普涨行情。展望后市,一方面需要跟进财政政策后续执行力度,政府对经济托底的表态给了市场信心,但向上驱动需要更强的刺激政策出台;另一方面虽然我们认为这一轮行情尚未结束,但是行业普涨阶段可能已经进入尾声,需要警惕指数高位回调的可能性,对投资者操作的灵活性要求更高。市场下一阶段进入三季度业绩披露期,情绪面回归理性后,业绩超预期或者边际有较大改善的行业及龙头个股将成为重点关注的关键方向。
9月大宗商品市场走势分化,和股票市场类似,前半月受到宏观经济延续弱势的影响,8月份工业生产降速,投资增速持续回落,消费低迷等因素导致商品市场多数品种表现不佳,后半月随着政策密集落地,对地产等行业的扶持力度加大,部分品种快速反弹,此前跌幅较大的铁矿、纯碱、玻璃等商品均迎来大幅上涨。后市来看,宏观层面的压力下降,国内各项政策期待逐步落地,通缩压力有所缓解,加上部分商品价格已到达成本线附近,叠加较低的库存,结构性上行行情可以有所期待。分品种来看,中东地缘政治风险再度升温,原油供给面对较大不确定性。贵金属端受益于美联储降息预期的落地,有价格支撑,但目前黄金已处于历史高位,且国内政策推动下市场风险偏好改善对金价也带来一定压力,短期预计金价高位震荡。大宗商品市场近期受宏观因素影响波动显著放大,市场回归基本面的路径仍会有所波折。长期我们认为存在基本面机会的品种以有色金属,黑色金属,能化板块为主,短期则取决于参与者基于盘面的中短线交易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