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月报 |2024年8月市场展望:“垃圾时间”里积极变轨


发布时间: 2024-08-02 | 作者: 管理员

       7月股票市场和大宗商品市场同步经历了大幅的回调,市场情绪之低迷已比较年初,海外则在美联储降息和特朗普回归两大主题中开始交易衰退预期,各类资产赚钱效应均偏弱。在最近的宏观环境和市场情绪下,“历史的垃圾时间”也被频频提及,投资者情绪日渐低沉,不想动、不敢动成为常态。但是,投资的生命周期不允许出现“历史的垃圾时间”,市场的每一个行情都有其出现的意义,面对市场的新常态,参与者唯一能做的便是挖掘相对确定性和结构性。展望后续市场,我们认为这种确定性更多存在于股票市场的顺势行业、个股和大宗商品市场的灵活交易机会中。

       7月股票市场整体交易情绪较为低迷,存量资金博弈明显,叠加北向资金月内净流出超100亿元,对A股流动性带来明显压力,月内日均成交额仅6000+亿元,中间一度由于美联储降息预期体现带来的行情回暖未能持续,核心指数基本全线走弱,创业板和小盘股相对跑赢,港股调整幅度强于A股。月末央行降息组合拳落地,重要会议后相关政策出台,最后一个交易日出现放量反弹,但持续性仍需观察。行业层面结构性行情明显,非银、零售、国防、房地产等行业有所表现,煤炭、石油石化、有色金属等资源品板块跌幅明显。对于后续市场,从β层面看,我们认为港股市场机会优于A股市场,港股对于流动性需求明显低于A股,如降息落地,流动性的少量外溢也能为港股带来明显的增量效果;从α层面看,今年的赚钱机会或需持续从行业性、结构性行情中挖掘,目前我们仍然认为大盘价值表现将优于小盘股。 

       大宗商品市场在月初微涨后大幅调整,价格中枢整体下移明显,市场在上半年经历了宏观预期交易、降息预期交易、库存周期预期交易等,在5月末达到年内高点之后,整体进入淡季回调期,南华商品指数层面重新回到了年初低点。月初美国不及预期的非农数据披露之后,市场一度在宏观因素的主导下短暂回暖,但未能持续,中下旬市场迅速转空,海外开始交易衰退预期,国内需求同样持续偏弱。黑色月内跌幅最为明显,下游需求在淡季持续弱势。能源品体现了旺季不旺特征,宏观同样带来利空因素。有色金属6月初以来降温明显,沪铜连跌3周,沪铝则已连跌8周。贵金属呈现大幅震荡,金银投资者在降息预期兑现前采取了谨慎态度,部分在高位进行了获利了结,但价格仍保持着高位水平。 

       大宗商品市场我们认为行情的平台整理期大概率会持续一段时间,直至宏观层面出现新的催化因素,而无论市场停在哪个阶段,新的行情结构都会对盈利能力和交易能力,尤其是面对市场快速转变的中短期交易能力,提出更高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