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月报 |2025年3月市场展望:AI旋风席卷全球,资产配置风险机会并存


发布时间: 2025-03-06 | 作者: 管理员

        2月全球金融市场在多重因素的影响下呈现复杂多变的走势。尽管市场风险偏好有所回升,但经济复苏前景的不确定性、通胀压力以及地缘政治风险仍然是市场关注的重点。未来,随着特朗普关税政策的进一步落地和俄乌战争局势的明朗,市场波动可能继续加剧。后续配置上,我们建议投资者应注重平衡收益与风险,在经济弱复苏、政策宽松和AI产业发展的背景下,通过大类资产的分散配置抓住机会并适当分散风险。境内债券作为打底资产并加强交易灵活性,美股遇回调后逢低配置,但考虑到当前美股估值偏高,配置比例不宜过高,A股及H股一方面通过红利资产防御潜在的地缘政治和经济不确定性风险,另一方面,通过估值合理的恒生科技等板块分享本轮AI盛宴。大宗商品方面,黄金建议维持标配,有色金属长期或有一定配置机会。投资者应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目标,灵活调整配置比例。 

        股票市场:

        2月全球股市涨跌互现。港股恒生科技和恒生指数领涨全球主要市场;美国三大股指集体回调,标普500、道指和纳指涨跌幅分别为-1.4%、-1.6%和-4.0%;欧洲三大市场主要指数集体上涨,德国DAX、法国CAC40和英国富时100指数分别上涨3.8%、2.0%和1.6%;亚太市场涨跌参半,中国台湾加权指数、印度SENSEX30和日经225指数回调。 

        A股市场呈现科技成长主导的结构性行情,万得全A上涨4.74%,小盘成长风格占优,资金向AI产业链及国产算力主线聚集,中小盘风格因流动性宽松及风险偏好提升仍有扩散空间。交易热度方面,全A日均成交额1.84万亿元创近三年高位,但TMT板块交易拥挤度上升,融资余额达1.9万亿新高,以计算机、电子、通信为代表的TMT板块以及机器人概念集中的机械设备行业交易拥挤度较高。其他行业盈利预期边际改善,房地产、钢铁等顺周期行业盈利增速大幅上调,商贸零售、美容护理则面临下调压力,政策催化与业绩兑现成为后市关键变量。综合来看,全球权益市场2月东升西落,但相对于A股相关板块,恒生科技及相关主题在连续上涨后,仍有估值优势,中长期我们仍然看好以恒生科技为代表的港股相关板块的估值修复行情,但短期过热风险需警惕,建议投资者延续哑铃配置策略,持有红利类资产和科技类资产为主,短期不追高,相关板块可以逢调整进行配置并中期持有。

        债券市场:

        受政府削减支出、关税和地缘政治的不确定性影响,年初美国企业的乐观情绪逐渐消失,滞胀压力显现。通胀方面,美国1月份的核心个人消费支出(PCE)物价指数年率录得2.6%,基本符合预期;消费方面,2月消费者信心指数为98.3,低于市场预期。从1月零售销售环比骤降和消费信心下降开始,10年期美债利率加速下行,并一度跌破4.2%的水平。从美国股债走势的节奏来看,当前市场对美国开始交易“衰退”,但并非典型的衰退交易,主要为对特朗普上台前过度的“二次通胀”交易的修正,短期经济数据的下滑并不意味着美国经济存在硬着陆的显著风险,国债利率仍有上行风险。

        国内债券市场方面,进入2月,资金利率依然高企,货币市场并未像节前预期那样宽松。加上股债跷跷板效应延续,债市压力由短端开始向长端超长端传导。截至2月28日,1Y、10Y、30Y中债国债到期收益率分别较1月末上行16BP至1.46%、上行9BP至1.72%、上行4BP至1.91%。从政策方面来看,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新增“增强外汇市场韧性”表述,稳汇率优先级提升,叠加1月金融数据超预期,短期宽松力度可能减弱,但长期来看,经济修复仍需流动性支持,信用周期暂未止跌,依赖财政进一步发力,宽货币仍然有较大持续必要。同时受利率上行影响,2月理财产品净值回撤幅度增大,负收益率持续攀升,全年负收益产品占比进一步。不过理财尚未在二级市场上减持资产,当前赎回风险还可控。 

        对投资者来说,虽然债券类资产预期收益较低,但作为稳健的收益来源仍然有持有的必要,短期利率的巨大波动可以通过交易增厚全年收益,中长期货币政策的宽松仍然较为确定,我们推荐投资者可以关注如后期理财加大赎回造成的利率非理性上升,建议债券策略逢低买入。

        商品市场:

        目前,商品市场仍呈现“弱现实、强预期”的格局。在国内产业利好政策和市场预期驱动的背景下,市场风险偏好逐步回升,库存周期有望从主动去库阶段转向被动去库或补库阶段,这将为大宗商品价格及CTA策略的表现提供支撑。 

        黑色板块市场当前聚焦于“复产”和“复工”,市场参与者正积极寻找传统经济企稳的迹象。然而,这些迹象仍需更多高频数据进一步验证。后续市场关注点将转向“两会”政策,尤其是“房地产企稳反弹”的政策目标,这一目标相对明确。同时,“新经济突围”仍需“旧经济”的稳定作为支撑。有色金属板块受特朗普关税政策影响,市场担忧加剧,叠加美元止跌回升,多数有色金属走弱。不过,铜的表现有所不同,随着国内需求逐步进入旺季,炼厂可能减产并扩大出口,沪铜在低位有较强支撑,下方空间有限。投资者可关注回调后的买入机会。黄金价格前期因特朗普胜选后释放关税预期,避险需求和套利交易推动金价上涨。随着关税逐步落地,部分资金选择获利离场,预计后期金价将维持高位震荡格局。原油市场因地缘政治因素干扰,波动加剧。短期内多重因素交织,油价或呈现震荡走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