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国内外市场关键词包括美国大选、美联储降息、中东冲突和人大常委会政策落地,月内美股回调,A股在经历3600的高点之后震荡下行,美元指数和美债收益率持续走强,国内债券市场有所修复,商品市场基本面矛盾不突出,震荡为主。后续配置上,我们建议重视美股方面等待低位配置时机,A股采取成长小盘+红利价值的杠铃策略,商品领域长期关注有色金属机会,同时重视美债本轮配置窗口期。
股票市场:处于美国大选和美联储降息落地之前的敏感阶段,市场整体紧张情绪有所加剧,10月份全球主要国家股票市场下跌居多,MSCI发达市场指数跌幅小于MSCI新兴市场指数,主要国别指数中仅日经225有所上涨(+3.06%),印度股市则在外资流出的影响下创近四年最差月度表现,SENSEX30指数跌近6%。美股核心指数月内也均收跌,财报季增加了市场的不确定性,其中科技巨头虽大部分有超预期表现,市场也并未买账。A股市场的上证指数(-1.7%)在短暂触碰3600的高点之后回落,但市场交易热度有所延续,参与者热情明显提升,月内日均成交金额维持在2万亿以上,仅1个交易日成交金额在1.5万亿以下,恒指(-3.86%)回落幅度强于A股;成长风格和中小盘明显跑赢,科创50月内+11.13%,中证1000月内+7.14%,北证50更是在月内创上市以来新高,涨幅超40%,大盘价值明显跑输,上证50(-4.44%)、沪深300(-3.16%)月内均收跌。经过“9·24”行情的狂热之后,A股市场情绪逐步回归理性,下旬公布的PMI数据时隔5个月重回扩张区间释放出一定的乐观信号,但市场对于政策最终的落地情况保持着高度关注和敏感状态。
债券市场:美国市场中“特朗普交易”占主导强化了市场对于二次通胀的预期,同时“硬着陆”预期持续被证伪,美国国债月内收益率上涨,十年期美债收益率一度突破4.3%,美元指数也同步走强。月底最新公布的非农数据虽然“炸裂”,但存在飓风和罢工的特殊影响因素,叠加市场的获利了结行为,最终使得美债收益率和美元指数同步实现V型反转,十年期美债收益率最新收盘达到4.376%。长期来看,当下的美债进入了新一轮的配置窗口期。国内债券市场在“9·24”行情中同样经历了较大下跌,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一度快速上扬至2.22%,市场风险偏好明显上行。10月份以来,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回落至2.13%,债券市场有所修复,但股债市场“跷跷板”效应明显,机构对于国债的操作呈现买短卖长特征。目前国内债市配置价值呈现中性,配置价值大于投资价值,债券市场同样在密切关注即将召开的人大常委会对于增量财政政策的最终态度。
商品市场:商品市场近期同样受到来自宏观情绪面和地缘政治的扰动,基本面对于行情的影响弱化,南华商品指数(-1.41%)震荡微跌,工业品中仅贵金属指数(+5.79%)呈现上涨,长期配置上我们对有色金属偏看多,黑色板块偏看空。贵金属市场情绪保持高涨,金价月内再创新高,中东局势动荡和美国大选临近持续强化投资者对黄金的投资需求,美元指数和美债收益率的反弹也并未明显抑制贵金属行情。有色金属长期震荡走势并未改变,南华有色指数月内-2.83%,铜在经历了前期的宏观与基本面共振的一波行情之后,月内震荡下跌。能化板块中,油品受近期中东局势主导,波动放大,跳空行情明显增加,南华能化指数月内-2.83%。黑色板块再次进入“强预期弱现实”,宏观情绪与基本面有所背离,月内宽幅震荡,南华黑色指数跌超5%。